欢迎光临诺威特集团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4000-222-035

诺威特致力于为新能源领域客户
   
诺威特集团
创诚信企业
做优质产品
热门关键词: 
  • 特斯拉真正来袭,国产汽车拿什么来对抗?
  • 5G通信技术是汽车无人自动驾驶的核心技
  • 业界看好科创板,半导体迎来行业复苏
  • 人工智能时代,电源厂商迎来机遇还是挑战?
  • 美国制定半导体十年计划,聚焦五大方向
  • 跟总书记一起,走进山西高新技术企业
  • 七大客户力挺,台积电5nm订单井喷
  • 最高十年免税!国务院出台半导体八大优惠政策,中芯国际领衔的这些企业将受益
  • 诺威特测控鼎力赞助第三届全国显示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讨会
  • 人工智能外观缺陷测试亮相2018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博览
  • 【14thCSPV】黑科技: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光伏制造精细化管理
  • 【14thCSPV】有图有真相:户外多通道组件评测系统在户外实证中的应用
  • 诺威特测控邀您共聚中国半导体行业盛会SEMICON CHINA 2019
  • 诺威特测控受邀出席第六届AUTO TECH国际汽车技术展
  • 诺威特与您相约2019上海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博览会
  • NOVTEC-2020年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会回顾
  • 灵动阳澄湖水,心动绿色骑行
  • 诺威特测控人迎战高温,环境试验箱出货量再创新高
  • 大干180天,诺威特测控高质量、按期完成生产任务誓师启动
  • NOVTEC聘任北京大希智慧冷力强先生为首席顾问
  • 在一起,创未来--诺威特2020新春年会盛典成功举办
  • 2019诺威特年终总结会成功举办
  • 2019年度优秀员工表彰大会
  • 【15th CSPV】NOVTEC 人工智能EL测试技术助力组件生产精细化管理
  • 【热烈祝贺】诺威特测控与中国军转民杂志社(国防科工局下属单位)战略合作签约
  • 苏州大学物理学院“诺威特善行奖”颁奖仪式成功举办
  • 【诺威特第六届烧烤节】以烧烤之名感恩有你一路同
  • 诺威特测控入门培训:别把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混为一谈
  • 苏州市新能源检测设备工程技术中心与新能源产业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联盟成功签约
  • 【清明祭】哀悼英雄 感恩伟大
联系我们
    
18913500435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电话: 4000-222-035

手机:18913500435

邮箱:info@novtec.com.cn

地址: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2588号C21栋

锂电储能,新能源革命的必由之路
来源: | 作者:诺威特 | 发布时间: 2023-09-20 | 148 次浏览 | 分享到:

导语: 无论全球还是中国,储能系统的市场规模都在快速增长,而锂电储能则成为市场主流。在能量密度、系统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使得锂电池在储能方案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有进一步技术创新的很大空间。

 

锂电储能,新能源革命的必由之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刚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落下帷幕。各国政要、民间组织、企业界人士每年都会像这样聚集在一起,探讨如何通过节能减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用户侧的电气化和发电侧的清洁化是大势所趋,因此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占比将大幅度提升。

 

与水电和火电相比,风能和太阳能的最大弱点是具有间歇性且不稳定,无法与用户需求节奏同步,给电网的长期稳定运行带来极大挑战。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唯一办法就是利用储能系统。除了发电侧,储能系统在用户侧也可以发挥增容扛峰、节能电费、提升系统安全性等作用。

 

因此,无论全球还是中国,储能系统的市场规模都在快速增长,而锂电储能则成为市场主流。在能量密度、系统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使得锂电池在储能方案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有进一步技术创新的很大空间。

 

光伏+储能的新能源体系正在形成

 

对于储能系统,普通人其实并不陌生,甚至时时都在使用它,因为可充电电池就是典型的储能产品。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池的应用范围就更广了,容量也变得更大了。

 

不过由于产品特性和应用场景的差异,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通常被称为动力电池,与大规模储能电池是两类不同的产品。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个业务领域都有涉足。2022年上半年,其储能系统的营收增速达到171%。

 

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全球储能市场装机量的年均增速为46%,2020-2027年预计为35%。到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的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74GWh,而2027年则将增长为212GWh。

 

在中国,锂电储能市场的增长速度更快。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储能锂电池产量达32GWh,同比增长113.3%。

 

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是与光伏在新能源领域占比的增加相伴而生的。通过光伏来发电、利用锂电来储能,正在成为成熟的新能源体系。

 

2022年8月,工信部也发布了《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通过“智能光伏+新型储能”模式,来推动我国能源电子产业的发展。为此,将推动完善光伏发电等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定储能成本补偿机制;并培育一批国家级智能光伏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提供光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的标杆企业。

储能系统的技术发展走向

 

自从有了能源,尤其是发明了电力之后,人类就一直在储能领域不断进行探索。目前可以应用的储能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机械储能和电化学储能。

 

机械类储能的形式有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

 

在发电侧应用最多的是抽水蓄能,比如北京十三陵-莽山抽水蓄能电厂。其工作方式是在用电低谷时,利用过剩电力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实现储能;在用电高峰时,则将高处的水回流发电。

 

在用户侧应用最多的则是压缩空气储能。很多高标准数据中心采用压缩空气储能来实现后备供电,一旦断电就可以通过释放压缩空气来发电,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电化学储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储能,由于技术日益成熟,近年来成为储能市场的关注重点,并得到广泛应用。

 

常见的电池种类有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兼具高的能量密度、高的功率密度与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储能系统中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退役的动力电池也成为储能电池的一个来源。这有助于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并降低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但能否成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此外,新兴电池技术,比如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等,因低廉的成本与丰富的资源,亦可望在储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从铅酸电池到锂电池的转变

 

此前被广泛采用的储能电池是铅酸电池。铅酸电池的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则是硫酸溶液,故此得名。铅酸电池的历史超过150年,但在储能系统中应用的缺陷明显: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低、环境污染。

 

储能系统近年能够快速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锂电池技术的进步。锂离子电池只有30年的历史,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可逆穿梭实现电能的储存与转换。相比铅酸电池,锂电池具有环保、高效、高能、占用空间小等优势,非常适合作为储能系统使用。

 

随着高镍方案、大模组CTP方案等技术的快速迭代,以及大规模生产,锂电池的成本不断下降。在过去10年里,锂电池的成本已经下降了88%,为广泛普及奠定了基础。

 

目前,锂电池的单体成本虽然是铅酸电池的4-5倍,但其比容量更高,并且可以实现100%的容量释放,此外展现了良好的倍率性能,而高倍率铅酸电池15分钟只能释放42%的电能。再加上锂电池无需电池组保护开关、电池架连接电缆,因此锂电池的TCO与铅酸电池相比差异并不大,而性能更为突出。

 

技术进步推动能量密度逐步提升

 

锂电池能够在储能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能量密度方面的不断进步。CTP技术、高镍技术、富锂材料等技术突破,正在推动着锂电池性能的逐步提升。

 

CTP技术即电池到电池包(Cell To PACK),将电池直接集成到电池包中,省去了中间的模组架构(比亚迪模式)或者采用大模组(宁德时代模式),从而简化了电池包的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160Wh/kg。

 

高镍三元则是先进的正极材料技术。镍元素有助于提高比容量和能量密度,钴有助于提高电导率和倍率性能,高镍低钴化使得电池比容量提高。高镍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250Wh/kg,导入超高镍正极材料后可以超过300Wh/kg。

 

富锂材料被认为是面向未来的正极材料技术。其具有大比容量(≥250mAh/g)和高放电电压(3.8V),理论能量密度高达900Wh/kg。

 

不过,要实现大规模储能应用,锂电池仍存在诸多不足,包括价格偏高、锂资源匮乏、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等。因此,改进锂电池技术、研发新型电池,仍非常必要。

 

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工信部也提出要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

 

安全性拉动用户侧储能市场

 

在发电侧和电网侧,锂电储能系统的价值比较容易理解,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而言,用户侧储能市场,则受到了普遍的忽视,其实价值空间更大,未来成长机会也多。典型的用户侧储能场景包括: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甚至于家庭光伏储能等。

 

我们以数据中心场景为例来说明。数据中心是典型的耗能大户,而且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中心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储能系统可以给数据中心运营商带来节能减碳、增容抗峰、差价套利、改善电能质量等收益。在节能减碳方面,借助储能系统,数据中心可以充分利用自建或者外采的光伏和风能等绿色能源;在增容扛峰方面,在数据中心负载过大时,储能系统可以与电网一起为负载供电;在差价套利方面,则可以利用电网的峰谷电价差,来获得收益。

 

在锂电储能的数据中心应用中,安全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锂电子天然的活跃特性,使得其易燃易爆,虽然出故障比例不高,但一旦出现爆燃就难以控制,会危及整个数据中心。

 

如今,通过架构安全、电气安全、消防安全和系统安全,锂电储能的安全性得到很大提升。

 

在架构安全方面,将电池仓与电气仓、控制仓等实现物理隔离,避免一个仓的故障影响到整个系统。

 

在电气安全方面,四级主动关断、软硬件全面过流防护等,使得故障发生时及时关断,避免故障扩散。

 

在消防安全方面,实时感知储能系统环境状态。当探测到可燃气体时,主动排出避免聚集引发燃爆;灭火装置可以迅速喷出清洁气体,快速灭火,避免事故扩大。

 

在系统安全方面,内置的锂电池管理系统BMS, 则能够实时监控电芯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对于过压、过流、过温及短路等异常工况提供双重保护。

 

锂电储能的产业机会和模式创新

 

锂电储能系统需要的产品,不仅仅是锂电池,还包括很多相关产品、技术和方案。在其关联产品中,逆变器是最受关注的领域,成长速度很快。

 

我们通常见到的变压器是改变交流电的电压,或者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而逆变器则相反,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最常见的逆变器是安装在汽车点烟器上的,将蓄电池电能转换成家用电器使用的交流电。

 

储能系统在放电时,也需要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这就需要逆变器来帮忙。逆变器包括集中式、组串式、微型和集散式等不同技术类型,其中组串式逆变器迎合了当下的分布式发展趋势,增速最快,整体市场占有率达到70%。

 

除了逆变器之外,GIS、AI、IOT等新兴数字技术,也在储能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储能系统的数字化、统一化管理,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储能技术自身,也仍在不断发展提高。

 

未来,随着锂电储能市场的进一步成长,可望涌现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产生细分领域的专业技术公司,专注于某个方面的技术突破;提供简单易用的整体储能方案,方便地部署在企业或者家庭;出现专业的储能运营服务商,为储能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等等。

 

整体而言,锂电储能仍然是一个新兴的市场领域。更多的技术突破、价值创造、模式创新,仍然等待着创业者去探索、去发现。

 

关于雷石投资

 

雷石投资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根植于中国的资产管理机构,帮助中国的投资者在股权投资市场进行资产配置。

 

截至2021年,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10亿元人民币。

 

股权投资是资产配置结构中最重要的配置品种之一。雷石投资专注创投领域,投资于对中国经济具有长期价值的创业企业,推动被投企业快速成长,并力争实现管理资产的持续增值。

 

雷石投资坚信对科技类企业的股权资产配置,有机会为投资组合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雷石投资专注于人工智能、医疗与健康服务产业,为被投资企业提供更具价值的增值服务,竭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卓越的投资收益。

 

我们愿与您共同见证中国的腾飞。